秋波媚
从这里开始智慧地记忆。
原文:
秋到边城角声哀,烽火照高台。(关于战争;关于秋天)
悲歌击筑,凭高酹酒,此兴悠哉。
多情谁似南山月,特地暮云开。
灞桥烟柳,曲江池馆,应待人来。
翻译:
秋意来到边城,声声号角哀鸣,平安烽火映照着高兴亭。
击筑高歌,站在高处把酒洒向国土,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。
谁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,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。
灞桥边的如烟翠柳,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,应该在月下伫立,等待着我军收复失地,胜利归来。
注释:
● 秋波媚:词牌名。双调四十八字,前片三平韵,后片两平韵。● 高兴亭:亭名,在南郑(今属陕西)内城西北,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的长安南山。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,当时
● 角声:行军打仗用的鼓角之声。
● 烽火:古代边防措施,于高峰处建台,镇守士卒于敌炬,白昼举烟,夜间置火,警视军民作好防御和迎敌准备。后又有每日处夜放烟一炬,谓之平安火。此指报前线无事的平安烽火。高台:本处指高兴亭。
● 筑:古代的一中弦乐器。
● 酹(lèi)酒:把酒洒在地上的祭祀仪式。
● 灞桥:在今陕西西安城东。唐人送客至此桥,折柳赠别。为
● 曲江:池名,在今陕西西安东南。为唐代以来的游览胜地。
● 应:应该。人:指宋军,也包括作者。
原文拼音(仅供参考):
秋[qiū]到[dào]边[biān]城[chéng]角[jiǎo]声[shēng]哀[āi],烽[fēng]火[huǒ]照[zhào]高[gāo]台[tái]。(关[guān]于[yú]战[zhàn]争[zhēng];关[guān]于[yú]秋[qiū]天[tiān])
悲[bēi]歌[gē]击[jī]筑[zhù],凭[píng]高[gāo]酹[lèi]酒[jiǔ],此[cǐ]兴[xìng]悠[yōu]哉[zāi]。
多[duō]情[qíng]谁[shuí]似[sì]南[nán]山[shān]月[yuè],特[tè]地[dì]暮[mù]云[yún]开[kāi]。
灞[bà]桥[qiáo]烟[yān]柳[liǔ],曲[qǔ]江[jiāng]池[chí]馆[guǎn],应[yīng]待[dài]人[rén]来[lái]。